2008年,第一次读张居正的《权谋残卷》,让我感觉特别震撼。《权谋残卷》是一部权谋类作品,残卷也好,整卷也罢,重在内容,深邃厚重。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这是一代首辅对权谋之术的所思、所悟。半部残书,一代首辅,十年峥嵘,千年权谋。
张居正,号太岳,七岁通六经大义,16岁中举人,而后熟读经史,贵为帝师,几乎凭一己之力实现了明代中兴,成为“中国经济第一人”。
读懂《权谋残卷》要有三个条件:有一定的战略经验、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一定的权术经验。三者缺一不可,若不具备前述条件,强行阅读,轻者深陷其中,重者反受其害。所以,我想从更理性的角度,尝试讲一讲我对《权谋残卷》的一丝理解。
浩瀚星空,月挂苍穹。
如果月亮出现了月晕就会刮风,如果柱石出现了湿润就是要下雨了。人世间的事情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原理和本质却是相同的。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细节里洞察出事情的本质,然后对症下药、占领先机。不明察周围的事物怎么能发现令人费解的人情世故、令人胆寒的虚伪小人的卑劣行径呢?只有明察之后才能够知晓事情的真假、明辨事情的虚实、探究事情的真相。
如果不能明察秋毫,做事就不会有什么成果。观察一个人,要听这个人怎么说,再对比他的言行、观察他的神色,进而发现事情的真相。明察秋毫的人是明智的也是理性的,不能够明察秋毫的人遇事就会迷惑。洞察先机的人为国家做事能够使国家强盛,君子在明察这件事情上,要有足够的重视。不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身边就会出现奸佞之人,就会导致贤能的人离开。贤能的人离开,国家就不会兴盛,国家不兴盛必然会走向衰败、走向灭亡。
君子谋求的是国家大事,小人谋图的是自身私利。谋求国家大事的人首先会为国家操心,谋图自身私利的人首先想到的自身利益。这是因为有智慧的人志向深远,所谋求的目标宏大。
古代君主要出动军队,大多会依靠蓍草和龟甲去占卜,但是不如在谋略上多下功夫。炫耀武力,不如用道义去征讨。明察事情原委后再谋划,谋划后再行动。提醒别人什么事情不该做,不如为他们深入谋划获得先机。
考察一个人,要顺应他的欲望,趁机开始谋划,之后所有的事情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谋求目标在于造势,形势转变了,自己的力量强大了,敌人的力量就弱小了。调动全国的力量去征讨敌人,不如让敌人自己削弱自己。靠武力去争取,不如靠智慧达到目的。
直接的武力攻伐,不如先用感情来打动,再用利益来诱惑,不战而屈人之兵。否则,就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人发起猛烈进攻,使敌人闻风丧胆,然后再征服他们。谋略不够深远,行动不久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国家治理的根本规律在于分辨善恶、严明赏罚。若国法严明周全,不用去占卜也是吉利的;若有功劳的人得到赏赐,不去祝贺也是有福的;若贤能的人得到重用国家就会兴盛,小人得到重用国家就会危亡。君主应该赶走小人、举荐君子。
为了保持政治清明而驱除犯错的人,不如对其施德,用恩惠收服他们、用赏赐劝诱他们、用刑法威慑他们。看重一个人的大节,宽恕他的小错误,这样有才能的人没有不肯为你效命的。赏赐不害怕少,却害怕不公正;惩罚不害怕严厉,却害怕不能服人心。
侍奉上级应该以诚相待,诚实就不会产生裂痕。不欺骗上级,也不使领导受到屈辱,站在领导的角度来鼓励他,用深远的谋划来劝说他,使领导置身荣耀显贵的境地,天下人就都会称赞你的智慧了。与领导荣辱与共,共进共退,上下同心,事情才能够办好。
胸怀匡扶天下之人,应该隐起内心抱负。因为牙齿虽硬却最易失,舌头柔软却常伴终生。柔能克刚,弱能胜强。人心不可测,知道他人心思往往会让自己身处危险,所以能洞察先机的人应该隐藏自己所知道的。思考祸福的本源,明察盛衰的始末,在事情萌芽时就开始准备对策,在危难还没有到来时就要考虑如何避开它,这就是智慧。
与别人不和,要公之于众,这样他人就不能进谗言了。重用一个人,要对别人说是“小用”,使得他人无法诋毁。不失操守,给人恩惠,当进则进,当退则退,遵循天理,兼顾人情。不在乎眼前的得失,要图谋长远打算,靠人不如靠己,容易满足就能幸福常伴。
顺天应人,自爱才能获得敬重。只有遇见明君才能直谏,遇见昏君则要主动离开或隐身于朝廷。恃才不能傲物,事情不能求全时就要选择全身而退,这就是保身之道。
顺势而为,得到形势的帮助就会变得强大,得不到形势的帮助就会变得弱小。事有轻重缓急,该快的不应拖得太久,该慢的不应操之过急,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对策,才能平安无事。
可以利用形势,也可以制造形势。要么像处子一样安静,要么像奔兔那样迅捷。善于分析形势的人能够利用敌人的疏漏,不善于分析形势的人却常常把自己的疏漏暴露给敌人。
智者在事态还不明显的时候就能洞察先机了,何况那些已经很明了的事情,只是在于取舍罢了。没有智慧就不能够安身立命,没有胆量就不能够身体力行。制定谋略,重要的是胆量、贵重的是智慧,只有胆量和智慧兼备,才可能改变形势。
治理,不用暴力而用道义;取胜,不靠勇敢而靠仁爱。所以,别人用暴力我用道义,别人用勇敢我用仁爱,而后胜败自然就明了了。想要得到,先要放弃;想要发扬光大,先要抑制自己。
善于明察的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善于思考的人能够作出正确的抉择。借助天命,追随你的人就会很多。想要征服敌人,首先要给与纵容;想要除掉敌人,首先要让他骄横,然后就可以顺势而为了。
敌人强大,则想办法使他变得弱小,敌人弱小了,不存在真正的威胁了,就没有什么隐患了。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消除隐患了;釜底抽薪、上屋抽梯,虽然有巧妙的智慧,但也应该包含大谋略。要谋人先谋事,由远及近、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这样就能够顺理成章了。
攻击对方的盾,一定要用对方的矛。谋,没有固定之法,因时间、形势不同而不同,用别人的智慧来对付别人,用别人的谋略来图谋别人。间,就是裂痕,有了裂痕就产生了可以被人利用的机会,用你的缺点反过来施加到你的身上,如同拨草寻蛇、顺手牵羊一样简单。
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可能取决于某一次的抉择,一个国家的安危也可能取决于某一天颁布的政策。只有智者才能够见微知著、临机而断。顺势而起、伺机而动,如何运用时机,关键在于自己。时机就是变化带来的机遇,只有能够洞察时机的人才能把握住机会。
含蓄的讽喻,是用来说不能够直接说出来的话的、劝谏不可以劝谏的人的。劝谏者需要体恤对方的情感,而不是只为自己谋划。对受谏者应该用激将或者劝勉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者用讽谏或比喻来说明对方的错误。劝谏,不宜操之过急,而应该缓和一些,言语不能太过直白,而最好委婉地说出。
天下最恶毒的事莫过于谗言。进谗言,是小人惯用的伎俩。管理者最忌讳的是相信谗言,一旦相信了就会受制于奸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应明察秋毫。搞乱了德行,贤人就会离去;管理出现了偏颇,小人就会得势。近美色而远贤人,智慧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谁说女人柔弱?一颦一笑,有时胜过百万雄兵。借助美色而包藏祸心,出卖色相而成就其阴谋的人,千百年来,绵绵不绝。
读他,就等于上了一次商学院。我不善权谋、不喜权谋,但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只要站在善良的阵地上、只要站在良心的阵地上、只要站在自保的阵地上、只要站在公心的阵地上,命运就会眷顾我们,生活就会善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