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成为中国排名第二的策划公司首富都在用
超级观点
作者 张默闻
时间 2021.03.16

管理大师就是管理人性的大师(下)

张默闻这厮的观点

北京,晴。

今天,还是阎爱民教授的课。我惊奇地发现,每次他总是第一个到达,默默无闻地、神态严肃地、不食人间烟火地做着课前准备,感觉很像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我很敬重这样的老师,上课调皮,下课开放,时而幽默,时而风趣,如果不是师生关系,我很想称呼阎爱民教授为“阎王爷”。他不说话时,威严至极,像个站在云端的教授;他一张口,则像个调皮捣蛋的老男孩,满腹经纶,亦正亦邪。也许,这是阎教授真正的模样吧。

阎教授今天讲的还是管理学,依然声情并茂,依然全场无“睡点”。听他的课,经常会担心,担心他跑题后回不来。但是,每次他总能站在月球看地球,看完地球回地球,绕地球一圈又安全地回到主题。总在该结束的时候结束,一点都不担心超时,这是我截至目前见过的最会讲课的教授之一。今天,跟随阎爱民教授的授课思维我再次开启对管理的新思考,继续展示后面的 25 句话。

(1)我坚信世界上所有的差错大多发生在细节,而所有的成功大多取决于系统。

(2)竞争的本质是细节。

(3)管理就是做好无数个小的、数不清的细节工作。

(4)执行决定战略的命。

(5)战略越精炼,越容易被彻底和完美地执行。

(6)执行力,靠纪律和得到的好处来提高。

(7)公司没有危机感,其实危机已经站在你背后;有了危机感,才能有效地避免危机。

(8)公司从良好到破产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什么时候都离不开一把手;二是看不见危机。

(9)奖励别人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不愿意奖励别人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10)做表面文章和投机取巧的人最容易获得信任,要高度警惕。

(11)管理是补药,但不能过度。

(12)必须打倒平均主义。

(13)奖励成功和奖励失败同等重要。

(14)无法评估就无法管理。

(15)我平时强调什么我就会去检查什么。

(16)不要只给高层责、权、利,每一个人都是责、权、利的中心。

(17)位置越重要的人越要懂得批评和自我批评。

(18)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好了,要把想的、说的、做的一起摆到桌面上来看。

(19)商品的商业模式不行,公司肯定不行;人的商业模式不行,未来发展也不行。

(20)只有品牌的灵魂年轻了,才是真正的品牌年轻化。

(21)你打价值战我就打价格战,你打价格战我就打价值战,反正要打。

(22)领导者一定要能预测变化,包括国的变化、家的变化、人的变化、模式的变化与对手的变化。

(23)懒惰就是投降,投降就是灭亡。

(24)公司关门前的四大表现:老板的家出现动摇、产品平庸没创新、对手生长实在太快、团队居功自傲享太平。

(25)领导不在前面干,公司迟早要完蛋。

今天是四天课程的集体撤离日。

我发现,99% 的人选择下课后直奔机场,偌大的教室就像一个弃儿一样孤零零地矗立在那儿,连同学之间的告别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每逢此刻,我都会安静地留下来,非常小心地整理好所有的文件,在教室里坐一会儿,感受一下刚刚还人潮汹涌此刻已人去楼空的场景。这种感觉,挺好。因为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生离死别,现在就是一种演习。

今天领了学院发放的行李箱,一个看起来像空哥和空姐使用的箱子,立即引来了同学们的惊叹。这样算下来,我们的装备已基本齐备:箱子、背包、杯子、本子、校徽、课件、手册、学生牌、合影、作业、网络教务群等。学生该有的装备基本到位,就看大家学习心态的装备是否武装到位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今天,阎爱民教授为我们留了第一份作业,要我们根据自己的企业编制一份 5 个“P”的内容,回答你的客户是谁?你怎么为客户提供最优价值的服务或者说是怎么能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你的运营模式是什么?阎爱民教授就像是营养师,三种营养素一步到位。问题不难,但做好很难。这种接地气的作业,做起来比较有干劲。

课后,我站在毕马威大厦的 20 层遥望繁华的北京街道,此刻我发现我喜欢上了长江商学院,因为长江商学院的课堂是开放的,教授和学员之间没有听和讲的单一角色归属。学员是课堂的主人,可以大胆地发表观点,与教授平等交流;教授是帮助学员梳理脉络并引导学员思考的启发者,教学相长、互学共创。这种“欢乐谷”似的、平等的教学模式正是我多年来一直想体验的学习场景,今天实现了、满足了。

茶歇的物品是丰富的,从小资情调的咖啡到健康无比的苏打水,从注重养生的龙井茶到 100% 的纯果汁,从新鲜无比的水果到无比诱人的糕点,从饱满的坚果到立体的餐具,一切的安排都是为了学生上课的感觉更美好。

晚上的北京饭店,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我一个人背着行囊回到酒店,门口安保森严,让我觉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放下行李,我慢慢地坐在饭店门口的台阶上,看着灯火通明的长安街,突然想起我的母亲、我的父亲和一直疼爱我的伯父。此刻,他们仿佛都站在了我的面前,那么清晰、那么慈祥,和以前一模一样。

小时候,已故伯父张文会先生经常给我讲做人要知足的故事。散曲《十不足》的故事发生在明代,朱载堉用活灵活现的文字把一个贪得无厌的人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三十年来,《十不足》的故事始终在警示着我:人的欲望是从低到高、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而来的。贪得无厌者的最大特征是贪欲越来越强,所以导致危害越来越大。故事提醒我做人要有更高尚的追求,不能一味贪图那些从天而降的富贵和以命相搏的成功。所以,1973 年出生的我来长江商学院读书便是让自己活得不那么庸俗、活得更高质量而已。

明代朱载堉先生的《十不足》的原文是这样的: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坐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可能是出身过于贫寒,可能是青春遭遇贫寒浩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变得不知足,一直赶着自己朝前跑、超前跑,跑着跑着,就只剩下自己了。妻子、儿子被我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有一天,我突然惊醒,我害怕了,我要慢慢地回来,回到温暖的家,回到我久违的课堂。

此刻,我举起手里的学生证,轻轻地说,老人家,你们好吗? 我来北京读书了。按照你们的期待,我来了,我靠自己的双手,我来了。我一定要好好读书,等到毕业那一天,我再去你们坟前向你们汇报我的所学、所思,看看那个曾经的邋遢少年是否真的成才了。说完,我发现我竟然泪流满面了。饭店的保安在不远的地方看着我,不知所措,他一定认为我遇到了什么悲惨的事情,否则也不会坐在那儿,像个找不到家的孩子。

在北京很多年了,从来没有认真地逛过王府井,我想去看看。但是,我还是放弃了,花花世界,不是我的世界。回到房间,打开电脑,开始写下以上的文字。时间已经到 23:50,眼皮开始打架,我熄灭了全部的大灯,只留下一盏微弱的床头灯,我要想一会儿妻子,想一会儿儿子,想一会儿还在公司等我的孩子们……